智慧医疗是指在诊断、治疗、康复、支付、卫生管理等各环节术,建设医疗信息完整、跨服务部门、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信息管理和服务体系互联、共享协作、临床创新、诊断科学等功能互联、共享协作、临床创新、诊断科学等功能。
互联网:互联网平台的打造使得民众可以借助线上平台挂号、预诊分诊,特别是针对慢性病患者开展日常医疗服务,节省了大量时间,带来极大便利。
大数据:医疗大数据的应用也日益广泛,除了满足个人的健康需求外,大数据也创造了新价值,成为保障全周期、全方位健康的重要突破口。
5G通信:为医疗多媒体的使用提供良好的传输环境。
人工智能:全方位模拟人工,智能化管理系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精确度。
从智慧医疗体系架构上看,在物联网体系下,医院、家庭和可穿戴医疗设备均为智慧医疗的感知层组成要件,均可视为健康数据采集的传感器,是健康数据和患者流量入口。健康数据上传云端后通过大数据分析等,进而为患者提供急救、慢病管理和个人健康管理等服务。
国内医疗信息化产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围绕医疗服务、卫生监管、医保管理多个医疗产业环节数字化需求,形成了以医院信息化、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互联网医疗、物联网医疗、医疗大数据&AI、医保信息化、药品信息化为核心的信息化产品体系。其中,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和临床信息化系统(CIS)分别聚焦医院管理与诊疗环节信息化需求,同时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AI等新兴技术在医疗领域落地,共同形成院内信息打通;区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聚焦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换,通过连接医疗机构、疾控、医保、药品等信息实现医疗卫生数据打通,形成院外信息交互;医保信息系统从国家级、省级、统筹区级三级进行医保信息管理平台建设,通过医保经办、异地结算、基金运行审计、宏观大数据决策等各类功能模块实现医保基金管理闭环;药品信息系统覆盖药品器械的监管追溯、药品的研发生产流通、药店管理等多个环节,提升药品的管理及生产经营效率。
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医疗产业,打造智慧医疗生态产业链。新一代信息技术中,人工智能对医疗产业的赋能最为重要,在电子病历、医学影响、医院管理等多个领域均能起到重要作用,是发展智慧医疗产业的核心技术基础。目前,我国的智慧医疗产业链建设持续进行,已经有多家优质企业的产品覆盖了产业链各个环节。
根据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当前国内智慧医疗每年实际投入仅占医院总收入的0.3%-0.5%,而发达国家普遍达到3%-5%,国内智慧医疗市场空间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503亿元。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医疗行业信息化投入占全国卫生机构卫生总费用的0.95%,相对2012年的0.64%有着明显提升。2020年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已达到688亿,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66亿,CAGR高达15.71%。
中国医疗IT市场当前仍比较分散。据IDC统计,2020年我国医疗IT市场份额前五大厂商为卫宁健康、东软集团、创业慧康、东华软件及重庆中联,分别占据12.0%、10.0%、6.0%、6.0%、5.0%的市场份额,CR5为39.0%,整体市场集中度较低,大量中小厂商目前仍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我国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对医疗信息化领域的发展高度重视,20年以来多项鼓励发展的政策层出不穷,目前正是各省市十四五医疗健康相关规划密集出台期,医疗信息化领域正迎良好的市场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