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产品已在中国18个省市的216家医院使用。"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据IPO早知道消息,创新介入医疗器械研发商「禾木生物」于7月30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瑞信担任联席保荐人。
成立于2017年的禾木生物现已在中国与广泛亚太地区建立全套针对神经血管及外周疾病的创新介入医疗器械。其中,禾木生物的神经介入医疗器械产品组合涵盖所有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及神经通路领域,尤其是主要产品之一的Afentta颅内血栓抽吸导管是国内第一个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且在中国商业化的抽吸导管;而禾木生物的其他主要产品088型号HMC1- NAS颅内血栓抽吸导管一旦获批,可能是市场上各抽吸导管中具备全球最大远端内径的抽吸导管。
此外,禾木生物的外周介入医疗器械覆盖血管和非血管介入,其核心产品Privi痔疮冷却球囊是一个仅采用物理机制治疗痔疮,无需可能与副作用相关的药物或成分的非血管介入医疗器械。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禾木生物拥有三种已商业化的产品、四种额外批准产品、三种处于注册审查或临床试验阶段的在研产品,以及十二种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在研产品。
具体来讲商业化方面。自2020年4月以来,禾木生物已成功将TracLine血管内通路导管商业化;自2021年4 月以来,成功将FocuStar神经球囊导管─Rx商业化;自2021年7月以来,成功将 Afentta抽吸导管商业化。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这些产品已在中国18个省市的216家医院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发展势头强劲但市场渗透不足。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在基础设施提升、有能力的医生人数增加、治疗负担能力提高以及政府政策的利好推动下,中国神经介入手术量已从2016年9.14万例以15.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加至2020年的 16.42万例,并预计以32.7%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25年增至67.53万例,并从2025年起进一步以21.4%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30年增至178万例。
此外,中国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数量同样已从2016年的1.76万例以29.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加至2020年的4.95万例,并预计以43.9%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25年增至30.52万例,并从2025年起进一步以23.6%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30年增至88.13万例。
成立至今,禾木生物总计完成4轮融资,对应投后估值分别为0.57亿美元、1.53亿美元、2.84亿美元和4.56亿美元。
IPO前,三正健康持有禾木生物13.40%的股份,为最大外部投资方;高瓴和君联资本分别持有7.41%和4.45%的股份。此外,禾木生物的投资方还包括礼来亚洲基金、OrbiMed、挚信资本等;三正健康的两位创始管理合伙人王顺龙与盛利,以及高瓴执行董事张劼铖三人担任禾木生物非执行董事。
禾木生物在招股书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资金将主要用于核心产品、主要产品以及其他批准产品与在研产品的研发、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与注册、商业化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