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召开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隆重表彰对山东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72名优秀企业家。其中,威高集团创始人陈学利被评为“山东省杰出企业家”,并记一等功。
值得关注的是,陈学利在当天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到2030年跻身全球医疗器械行业50强。”
资料显示,威高集团威高始建于1988年,目前公司致力于发展主营业务医疗器械和医药,同时发展建工、金融等产业,拥有80多家子公司以及3家上市公司。
2021年,威高集团以4,978,281万元的营业收入进入2021中国企业500强394位。那么,要在八年后的2030年跻身全球医疗器械行业50强,威高集团拥有什么样的底气?目前,其与全球医疗器械50强的差距又有多远?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威高集团还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01
威高如何赶超全球医械50强
此前,海外知名医械网站Medical Design & Outsourcing盘点了2021年医疗器械行业最大的100家企业。这些上榜的医械巨头在过去一年中的总销售额达到了 4210 亿美元,总员工人数超过了140 万,每年在研发方面的投资超过240亿美元。
其中,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为美敦力(营收301.17亿美元)、强生医疗(营收229.59亿美元)、西门子医疗(营收205.1658亿美元)、飞利浦医疗(营收197.3682亿美元)、丹纳赫(营收179.79亿美元)、Medline(营收175亿美元)、GE医疗(营收170亿美元)、嘉德诺医疗(营收166.87亿美元)、EssilorLuxottica(营收164.4906亿美元)以及史赛克(营收143.51亿美元)。
2021全球医疗器械企业50强
排名40到50的企业为德尔格医疗(营收26.24508亿美元)、Bio-Rad(营收25.45626亿美元)、泰利福(营收25.37156亿美元)、Align Technology(营收24.719亿美元)、库伯(营收24.309亿美元)、Demant(营收约22.123853亿美元)、HU Group(营收约20.88406亿美元)、库克医疗(营收20.35亿美元)、布鲁克(营收19.875亿美元)、德康医疗(营收19.267亿美元)以及ConvaTec(营收18.94亿美元)十家企业。
截图源自公司财报
公开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威高集团旗下的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威高股份 01066.HK)的营业收入为113.45亿元,较2020年的103.84亿元稍有增长。而截至到2021年6月30日,威高控股在2021年的营业收入为62.30亿元。
由于目前其尚未公布2021全年财务数据,基于前两年的数据估算,威高控股与2021年全球医疗器械企业排名50的ConvaTec(营收18.9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0.47亿元)相比,在营收方面的数据相差应该不会太大。但与头部的美敦力、西门子、飞利浦、强生等企业相比,威高还有一定的距离。
02
威高旗下目前已有三家上市企业
资料显示,威高集团前身是成立于1988年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威海国营医疗器械厂一分厂,以生产一次性使用无菌输液器为主导产品,后在1992年更名为山东威海医用高分子制品总厂,成为生产一次性使用医用材料和卫生材料的大型企业。
威高初期只生产一次性输液器,后来逐渐生产注射器、输血器、输液针等产品。靠着这类低值医疗耗材产品,这个小厂迅速发展壮大。1998年,威高改制。2004年,威高股份在港交所上市,年收入4亿元,陈学利收获了第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后,威高股份在资本助力下,开始瞄准高值医疗耗材领域,并逐渐向骨科、血透、介入等高耗材医疗器械转型。2021年6月,陈学利的资本版图进一步扩大,一直被市场公认为国内骨科龙头的威高骨科成功完成科创板上市注册。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威高从一家诞生于福利院中的“小作坊”,成为今天中国医疗器械行业里的龙头企业,下辖医用制品、血液净化、骨科、生物科技、药业、心内耗材、医疗商业、房地产等产业以及40多个子公司。2015年以来,威高连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2020年名列375位。2021年,威高的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在世界医疗器械前15大细分市场中,威高进入了11个领域。
显然,威高的成功离不开其创始人陈学利的战略眼光。
威高创始人陈学利
据了解,陈学利出生于 1951 年,是土生土长的威海人,早年在威海市第二建筑公司工作,1988年任山东省威海医用高分子制品总厂厂长,并在企业改制后任董事长。
2014 年,由陈学利实际控制的威海威高国际医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威高控股”)向威高集团注资10.78亿元,成为威高集团大股东,持股89.83%。也是这一年,威高集团首次成为山东省百强民营企业。
此后,威高集团成为各大财经排行榜中的常客,连年入围山东民企百强和中国民企500强。同时,陈学利、陈林父子也成为胡润百富榜、山东富豪榜等财富榜单的座上宾,被冠上了“威海首富”的称号。
2018年,陈学利再次出手资本市场,通过威高控股收购了债务缠身的华东数控(002248.SZ),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
03
布局医疗、建工、金融三大产业
2018年,陈学利卸任威高集团董事长,继任者是同为创业元老的张华威,与此同时,其子陈林从威高集团副总裁升任集团副董事长。卸任后,陈学利并未隐退,而是继续以威高控股董事局主席的身份,规划着威高的未来。
2020年1月,威高集团2019年总结表彰大会上,已近70岁高龄的陈学利发表讲话,要求威高集团要以医疗器械和医药产业为主业,加快发展建工、金融产业,形成医疗带动服务,服务辅助医疗的规模优势。
威高商业版图
威高集团官网披露,金融控股集团2017年正式成立,下辖股权投资、融资租赁、证券公司、财务公司、资产管理、金泰小贷等6家金融类子公司,此外,由威高集团等发起的威海蓝海银行于2017年开业,是山东首家民营银行。
威高集团表示,金控集团将力争成为集团营运医疗资产、进行医疗产业投融资的平台,构建多元化的医疗综合金融业务体系,并将以五年内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医疗金融业务品牌为愿景,立志打造成为各大金融机构在医疗投资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
此外,威高建工产业集团也于2019年3月完成设立,注册资本1亿元,下属企业有威高建材、威高置业、威高旅游实业、威高海洋科技,以及水产养殖和酒店管理公司。
而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子公司背后,都有着威高的背书与支撑。任一点的变大,都能使这张网面变大;网面变大,核心则变大;核心变大,点再会变大。在中国医疗器械企业中,威高俨然开创出独特的商业版图。
04
创新最终体现在产品之上
面对威高的成功,陈学利表示:“没有创新就没有威高的今天。”陈学利认为,如果企业家只有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意识,但是无法让创新意识落地,是失败的。只有创新的产品,才能体现创新的价值。
据介绍,威高自1988年开始,从零做起,从默默无闻到目前在国内外医疗界有影响力,正是因为威高集团将创世的意识转化为了创新的产品。
“威高现在做到了国内第一,但是我们的产品还是不全,我们要把这11大类产品做全、做好、做优,这样,我们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体系,也就是说,威高就是一个完整的医疗器械供应商。”陈学利坦言,自己的目标很简单,在医疗器械领域,威高集团要达到“只要用,我都有,我都优”的要求。
为达成这一目标,多年来,威高广泛建立技术联盟,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国内一流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了30多个研发中心和联合实验室,有100多名院士担任技术顾问;完善创新体系,建立国家技术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
据悉,威高集团还有一个长期的战略规划,即每年能上市的产品大约30-50种,以保障威高持续发展,来满足患者对于高性价比医疗器械的需求。
——
“十三五”期间,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4800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8400亿元,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企业之大者,为国担当。作为医疗器械生产行业的民族品牌,威高早已扛起了积极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任。
2021年,威高的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目前,威高有100多种产品打破国外垄断,4项产品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产品获国家技术发明奖,30多个产品进入国家计划项目,为国家节约3000多亿元。“聚砜膜”透析器、骨科材料、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彩超、手术机器人、留置针、透析机等众多医疗器械打破了国外垄断。
那么8年以后的2030年,威高是否能如愿进入全球医疗器械TOP50呢?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威高在未来几年又会发布哪些战略措施?对此我们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