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2024第四十四届深圳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官网! 上海展 北京展 深圳展
媒体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
行业新闻

乐普,将赴瑞士上市!

时间:2022/10/18 10:17:2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点击:
二次上市,寻求境外融资

7月25日,乐普医疗发布《关于发行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获得瑞士证券交易所监管局附条件批准的公告》。


《公告》指出,乐普医疗于近日获得瑞士证券交易所监管局关于公司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lobalDepositaryReceipts,以下简称“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附条件批准,瑞士证券交易所监管局同意公司发行的GDR在满足惯例性条件及瑞士证券交易所修订后的GDR相关规则生效后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

据悉,本次发行还需达成若干前提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本次发行的招股说明书尚需取得瑞士证券交易所监管局招股说明书办公室的批准。

乐普医疗此前曾表示,通过发行全球存托凭证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将引入境外专业投资机构和产业投资者,以优化股权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但相关事项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近期,国内涉及锂电、医疗、芯片、消费、制造等领域的10余家A股上市企业正在积极打通赴瑞士上市通道,其中国轩高科、杉杉股份等企业已发布公告称,将于7月28日正式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

中企扎推赴瑞士上市,与国内政策调整有关。

今年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监管规定》,拓展政策适用范围,境内方面,将深交所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纳入。境外方面,拓展到瑞士、德国等欧洲主要市场。

这项政策为企业融资打开了一个新窗口。3月起,乐普、三一重工、杉杉股份等一批中企,率先发出拟赴瑞士上市公告。

从企业的角度看,二次上市有其考量。对于乐普而言,海外业务的拓展可能需要更多资金支持。

乐普指出,由于海外临床试验和产品注册成本较高、程序繁琐且周期较长,随着公司研发管线的不断丰富,需要持续的海外资金等各方面的资源投入。

通过发行GDR等海外融资,满足境外资金需求、提升国际市场知名度并进军海外市场,通过创新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体系,摆脱单纯依靠成本优势的发展路径。

未来,乐普医疗拟规划在境外国家或地区建设生产基地,缩短公司生产半径、降低生产成本,进入属地国家及全球市场并提升海外销售占比。此外,还将进一步加大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

海外业务如何?

国际化已成为是乐普医疗重要发展战略之一。

2019年乐普成立国际事业部,拓展海外市场。2019-2021年,乐普医疗海外收入分别为5.54亿、15.42亿和37.6亿元,占比从7.11%提升至35.27%。2021年,乐普海外业务营收比上年同期增长143.85%,对比国内业务营收6.20%的增长,海外业务势头更猛。

需要注意的是,海外业务的大幅增长,很大程度上与新冠检测试剂出口挂钩。

医疗器械展览会了解,2020年3月,乐普诊断自主研发的新冠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取得欧盟市场准入资格和美国市场销售资格。2020年11月,乐普诊断自主研发的抗原检测试剂盒入围出口“白名单”,再次取得欧盟市场准入资格。

2021年,乐普营收106.60亿元,同比增长32.61%,扣非归母净利润18.55亿元,同比增长31.29%。其中,医疗器械业务营收61.69亿元,同比增长81.43%,占营收比重的57.88%。

乐普指出,扣除新冠疫情相关检测试剂出口收入影响,公司医疗器械常规业务营收较上年同期增长20.65%。也就是说,新冠检测出口拉动了乐普医疗器械业务60%的增长。

不过,新冠业务的不可持续性已经显现。乐普2022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总营收53.3亿元,同比下降18%。其中,新冠检测相关业务营收同比降低80%。

医疗器械企业出海后,要与跨国巨头同台竞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壁垒的医疗器械研发成为重点。2019-2021年,乐普研发投入分别为6.31亿、8.06亿、11.11亿元。

乐普指出,公司正在不断完善专利在欧美发达国家的注册事项,推动相关产品在海外的研发工作、临床和销售进程,未来将不断推动冠脉植介入、外周植介入、结构性心脏病、电生理器械等领域创新产品在境外的临床试验和产品注册工作。




集采3年,械企抗住了吗?

一个颇具意味的情况是,乐普国际事业部成立之时,也是集采如火如荼之时。新出路的找寻似乎成为必然。

乐普医疗主营业务为泛心血管领域的医疗器械、药品,核心产品细分领域为冠脉植介入,主要产品包括药物洗脱支架、可降解支架、药物球囊、切割球囊及配件类产品。同时布局心脏节律管理、结构性心脏病、电生理、外周植介入,以及体外诊断、外科、麻醉等非心血管类产品。

今年4月,乐普在业绩说明会上公布了一组数据:公司80-90%的产品都已经经历集采的洗礼,2019年起三大主要产品的国家带量采购中,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冠脉金属支架的市场价格降幅分别近60%、90%、90%。

伴随带量采购的深入,高值耗材企业在改变打法。其中,创新产品的研发也不可小觑。

支架国采过程中,乐普推动介入创新产品组合增长。2021年前三季度,介入创新产品组实现收入6.13亿元,全年营收较上年增长了827.36%。

乐普指出,集采政策影响主要看产品竞争格局,如果一个领域只有1-2家厂商,集采影响就可能是积极的,降价有限且产品会进一步放量。



此外,以往进口品牌占比很高的领域,集采将成为国产替代的机遇。乐普透露,其吻合器、麻醉和超声刀等外科业务,今年有可能实现50%的增长。主要原因是集采结果较好,价格合适,国产替代速度快。

横向来看,国内其他高值耗材企业也都在调整策略。

海外市场开拓方面,微创医疗较为领先,2021年国际市场贡献大半营收,占总营收近55%。其中,欧洲、北美、亚洲(除中国)市场营收占比分别为31.1%、12.2%、8.3%。

威高骨科也表示,最近几年逐渐开始重视海外市场,现已在巴西取得脊柱产品注册证。

带量采购对耗材市场来说是一次彻底的重塑,风浪中差距将再次拉开。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