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

又一医疗设备实现国产摆脱欧美30年垄断开机收费6万时代终结

时间:2021/11/16 9:06:34点击:


文/BU审核/子扬 校对/知秋



ECMO(移动心肺仪)一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愈来愈多人呼吁在公共场所中普及ECMO。



那么,ECMO究竟是何?为何会受到如此重视。



现代医学的奇迹机器



ECMO有着“奇迹机器”、“救命神器”之称,作为一种人工心肺机,能够为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和循环。简单来说,它能够代替用户的心肺进行运作,维持患者的生命。



因此,ECMO在急救中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为那些生命垂危的患者带来最后的希望。若是公共场所都能有一台ECMO,并且ECMO急救知识得以普及,那么许多人的生命、许多因此破碎的家庭都能够得以挽救。



但目前而言,我国ECMO的普及程度并不高,甚至仅为德国的1%。



当前,我国现有的ECMO不过500台;平均来看,280万人才有一台ECMO。而在德国,平均3万人就有一台ECMO。不难看出,中德在ECMO普及率上的差距之巨大。



而且,ECMO不仅数量少,使用价格也十分高昂。仅开一下机所消耗的耗材费用,就能到4-6万元,更别说后续持续使用的花费。用ECMO救治一位新冠重症患者所需的费用便要七八十万元。



欧美垄断30年



早在1953年时,人工心肺机便已经问世并首次在临床手术中应用。而在70年代,ECMO正式诞生;到90年代时,更是在各大医院中实现了更广泛的应用。



21世纪初,我国才引入了ECMO,发展明显落后。直到如今,我国在ECMO领域已经被垄断了30年之久。



在全球ECMO及耗材市场中,德国迈柯唯、德国索林与美国美敦力这三家巨头已经实现了严密的垄断;迈柯唯一家的市场占比便超过了60%。



同时,ECMO的关键技术也都被欧美企业掌握在手中,并对我国实行了严密的封锁。



凭借着自身垄断地位,欧美企业将ECMO卖出了极高的价格。一台ECMO设备主机的进口价就要百万元以上,这还没有算上耗材的价格。要知道,ECMO的耗材一次性、消耗快,并且价格十分高昂。



这样的高价,使得ECMO的治疗费居高不下,也使得其难以普及。



难关重重



为了打破我国在如此关键医疗设备上的垄断境况,我国有科研机构正在不断努力。但是,想要突破哪有那么容易,在国产ECMO突围的路上面临着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一是,ECMO的技术门槛高。



ECMO的身上科技含量颇高,制造工艺精细而复杂。并且,作为医用产品的ECMO对于安全性、稳定性等都有极高的要求。



这竖起了ECMO高高的技术门槛,挡住了许多科研人员的前进之路。



二是,投入大、收益小。



ECMO的研发周期十分漫长,少则几年,多则要几十年。这意味着,研发企业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并且还要耐得住寂寞。



ECMO的市场规模并不算大。据MarktsandMarkets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21年时,全球ECMO市场的规模也不过3.053亿美元。



也就是说,企业投入大量资金研发出来的ECMO,可能很难回本。趋利的本能让企业不愿意进入这样的领域。



埋头20年终于实现国产



但令人动容的是,总有一群愿意坐“冷板凳”的人。



11月6日,国产ECMO在西安交大一附医院心血管病院率先进行临床医疗。并且,国产ECMO的表现并没有令人失望,两名危重心血管病患者被成功从悬崖的边缘拉回。



这表示,我国在ECMO领域终于撕开了欧美垄断的一道裂缝。这为我国降低ECMO价格,进而为患者带来更低价治疗带来了希望。此举有望推动ECMO向基层医院普及,从而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而为了实现ECMO国产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团队已经努力了20多年的时间。该团队曾研制出膜式氧合器、灌注管路等医疗器械等,在相关领域有着丰厚的经验。



ECMO研制过程中,研发团队对国外同类产品优缺点及临床问题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并了解我国临床需求。由此,西安交通大学附医团队研制出来的ECMO能更好地服务中国患者的需要。



不只是西安交大附医,山东大学也在ECMO领域传来了好消息。今年3月份,山大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刘淑琴团队成功研制出ECMO样机,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由此不难看出,国产ECMO正在快速突围之中,有望更快打破我国在这一领域长久以来被“卡脖子”的问题。希望ECMO国产化的推动,能实现ECMO的普及。

上一篇:医疗器械的进博之旅——下沉市场受关注、数字化转型加速

下一篇:爱心企业捐赠医疗设备 助力龙胜医疗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