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疗器械展,中国医疗器械展,医疗器械展销会,国际医疗器械展,北京医疗器械展览会,上海医疗器械展览会,上海医疗展,上海医疗展,上海国际医疗展,医疗器械展,医疗展,医疗器械展会,医疗器械展览会,医疗器械展会
提到医疗数字化,大家第一反应多是智能医疗设备或医疗AI诊断系统。
然而数字化对于医院更深远的作用在于重塑和优化医疗流程。
其中设备服务作为医疗流程的重要环节,其数字化转型可使设备扫描效率提高15%-30%,对于医院诊疗、运营效能的帮助显而易见,也成为提升客户体验的关键所在。
4月10日,由GE医疗提供信息支持的《医疗设备数字化服务趋势洞察报告》显示:
中国三级医院数字化设备覆盖率达62.5%,但与之相反的是70%设备科工作人员更倾向工程师现场服务,未将数字化服务充分利用。
对数字化服务认知不够全面以及对数据安全的担心,成为上述矛盾的主要原因。
推进医疗设备数字化转型任重而道远,如何进一步提高服务的可及性、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带着以上问题,医趋势采访了GE医疗客户服务部产品总经理赵斌。
医疗设备如何“治未病”?
“治未病”最早源于《黄帝内经》的“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如今,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根基。
随着数字化医疗设备逐渐成规模,通过数字化服务为设备“治未病”的意识正在逐步增强与普及。
“为设备'治未病'强调前瞻性的预判性维修,即通过网络全周期监控影像设备运行,实时采集并分析设备故障日志与核心部件运行参数等指标,提前预判重要零部件使用寿命,并进行预判性维修。通过‘预判性维修’还可以提高设备完好率,有效减少意外宕机,从而减少临床患者等待时间。”GE医疗客户服务部产品总经理赵斌告诉医趋势。
以GE医疗的大型影像设备的数字化服务为例,2018年之前,预判性维修解决故障率不到5%,截至2021年,通过6000+台系统连接7*24数据监测,预判性维修解决故障率已达到20%。
“另外,要实现快速修复,远程诊断非常重要。远程诊断技术把原来串联式的维修模式变成并联式的维修模式。”赵斌表示。
传统的“串联式”维修:
设备报修后,维修中心安排工程师上门,现场诊断后,确定更换零件,发送需求到库房,这个串联过程,将维修时间拉的相对较长。
有了远程诊断可以达成“并联式”维修。
“在委派工程师之前企业就知道需要换什么备件,备件配送与工程师同步,从而大大提高了维修效率。”
关于信息安全的担心。赵斌表示,“运营数据的获取,一定是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基准,在征得医院同意下进行,且不会涉及患者数据,将充分保障患者个人隐私。GE医疗提供数字化服务至今,从未发生过医院数据、信息泄露,数据安全是有保障的。”
价值链延伸,县域基层成为增量市场
除了维修,医疗设备数字化服务价值链已然向科室建设、医院资产管理以及患者诊疗延展。
在远程维护方面,随着设备精进,现在维修大多涉及“软故障”,可实现远程修复。赵斌表示。“以往偏远县域基层市场几天甚至十多天才能解决的问题,如今依靠GE医疗全球专家系统数据库,20分钟内在线诊断,准确率可达到95%。”
其配件网络更广覆盖偏远地区,1个中央分拨中心+8个区域性分拨仓库+14个小型转流库,80%配件24小时送达。
在设备管控方面,数字医工对设备从购买、安装、调试、维修、保养等全生命周期都实现了全方位的管控。
以GE医疗的APM资产云管家为例,该方案整合了“设备运营管理”“设备远程守护”等模块,进一步满足各级医院对于医疗设备使用效率、运营成本控制等方面的需求。
此外,随着需求升级,该平台也从基础的功能逐步研发出更多的符合医学工程发展的模块,如‘评审助手’、‘物联绩效’等。
赵斌介绍,“评审助手是GE医疗新发布的模块,通过这个模块医院可以很直观的了解到医院等级评审时,需要哪些步骤和那些差距。”
最后,在诊疗能力方面,对医疗影像设备进行数字化的定期检测,不仅能够优化医疗影像设备的使用效率,切实履行医疗影像设备的安全保障的职能,还能通过相应的临床参数调节,临床功能指导等,提升医院的诊疗质量与水平。
目前,三级医院的医疗设备数字化服务覆盖率为62.5%,二级医院为35.1%。结合中国二、三级医院医疗设备保有量综合而言,未来数字化设备服务的增量市场将重点落在二级和更多基层医院。
由于技师资源有限,通过数字化服务对设备进行的远程精准维护、设备全生命周期管控等,将在基层医院发挥更为重要的价值,从而提高医疗可及性。
AI、物联网,设备数字化服务进入第三阶段比拼
据调研,在中国医疗影像市场,GE医疗、飞利浦医疗和西门子医疗三大行业头部企业占据了超过75%的市场份额,且在装机医院中超过70%的医院选择原厂进行维修。
在市场需求升级和厂商技术创新驱动下,医疗设备服务进入了新阶段比拼。
第一阶段-拼脚力,响应速度是这一阶段衡量维保服务的重要指标。
第二阶段-拼网络,各大厂商开始比拼网络,远程初步了解设备故障,远程服务模式初窥门径。
第三阶段-拼技术,AI、大数据、5G掀起数字化发展浪潮,医疗设备服务迎来全新发展。
进入第三阶段比拼,AI和物联网成为技术的关键。
“AI的作用主要在于更好的预测设备使用状态,称之为设备的‘Healthy’。”赵斌介绍,“而对于设备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不能多扫更多病人,称之为‘Utilization’。”
“进一步提高设备的‘Utilization’就要依靠物联网技术。”
以GE医疗的APM资产云管家为例,其物联绩效模块改变了以往需手动扫描设备二维码或者手工记录才能获取数据的方式,实现设备数据的随时读取,及时性、准确性、丰富性均大幅提升,影像设备的扫描时长、扫描部位等细化信息也同步更新,为更精准的临床决策提供数据基础。
“GE医疗在物联网数据解析领域有着深厚经验,能够持续提供运营数据的深度挖掘和精准解析,且无需增加额外的传感器部件,也无需借助外部网络环境,即可完成数据的收集、挖掘和分析,极大确保整体运营环境的安全、稳定。”
未来,更高效更人性化
所有服务的本质都要落实到“客户”体验。
对于设备数字化服务的未来,赵斌表示,更多在于设备科流程效率更高,让质控变得更有效,同时满足更细致的客户体验。
GE医疗以共享经济的概念,基于APM资产云管家打造了“借调中心”新模块。
“医院很多移动设备在各临床科室利用率参差不齐,如何通过统一协调让这些资源被更高效的分配,是‘借调中心’的初衷。”
通过“借调中心”下单,移动设备就当即被送到有需求的科室。“‘借调中心’在全国十几家医院试点后,为医院节约了30%左右的设备采购量。”
在提高客户体验方面,客户对于服务信息的全程可追溯非常重要,包括工程师信息、备件信息等。
“从技术的服务到体验式服务,这是GE医疗努力的方向。”
医疗设备数字化服务的供给市场已相当成熟。
医院需求方能够改变、扩宽固有的认知和习惯,充分结合自身的使用场景,医疗设备的数字化服务应用前景将十分可观,对于医院诊疗、运营效能的帮助也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