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理疗一般需要多次进行,往大医院来来回回跑很难坚持,现在家门口就有医生和设备,真的方便许多。”王女士因工作原因需长期伏案,经常出现头晕、头痛、肩酸等症状。经过医院检查,CT结果显示王女士颈部关节出现退行性病变,椎间隙变窄。在天涯区马岭卫生院慢病康复理疗站进行5次针灸治疗后,王女士的部分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大约一个月后,马岭卫生院医务人员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向王女士了解身体情况,她表示身体状况较治疗前有了明显改善,精神状态也有所恢复。
王女士就医的便利,得益于今年三亚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五个一”提升纳入市委、市政府2023年为民办实事事项。如今,通过各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通力协作、高效配合,该事项“落地见效”、便民惠民。
患者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康复理疗
针灸、艾灸、刮痧、拔罐、中草药……近日,走进位于福海苑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的吉阳区慢病康复理疗站看到,站内设有传统康复、作业治疗、言语功能训练、物理治疗、物理因子治疗、运动治疗科室,能为慢性病、老年病以及疾病治疗后恢复期、慢性期康复患者提供就近便利的医学康复服务,促进功能恢复或改善,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我手扭伤了,出家门只需走几步就能做好理疗,非常方便也利于我恢复。”居住在附近的居民杨阿姨说道。
今年2月,三亚市在各区及育才生态区实施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五个一”提升计划。选定了吉阳区福海苑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海棠区林旺医院、天涯区马岭卫生院、崖州区崖城卫生院、育才生态区育才医院等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原有场地基础上通过调整改造、安装设备,设置区级慢病康复理疗站(服务场所不小于50平方米)。
5月15日,三亚中心医院医疗集团马岭卫生院天涯区慢病康复理疗站/天涯区残疾人社区康复中心(马岭卫生院站)举行揭牌仪式。海棠区、吉阳区、崖州区、育才生态区的慢病康复理疗站均于当天揭牌并投入使用,助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方便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康复理疗、缓解病痛。
想要帮助患者治疗这些病痛,除了配备好康复理疗设备外,还要培养专门卫生技术服务人员。“三亚中心医院对口指导天涯区及崖州区,三亚市人民医院对口指导海棠区和吉阳区,三亚市中医院对口指导育才生态区。”据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借助三亚市正在加快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契机,按照对口指导关系,各大医院选派人员至区级慢病康复理疗站轮流进行挂职、培训、帮带,以运动疗法以及物理疗法为重点,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社区康复新模式。
此外,三亚市残疾人联合会依托市卫健委开展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五个一”提升事项,在区级慢病康复理疗站的基础上,挂牌成立残疾人社区康复中心,双方建立健全联动机制,进一步扎实做好基层残疾人服务工作。
探索构建网格化紧密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自2018年三亚启动“区域医保总额预付+紧密型医联体”改革至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减轻等改革成效明显,实现了医联体之通解群众看病就医难之痛。
通过医联体帮扶,上下联动“零距离”,让医疗资源“跑”起来,帮助基层医院培养人才,提高临床服务能力,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连续服务”的分级诊疗就医新格局,不让患者多“转圈”。这是三亚推进医联体建设发展,落到百姓头上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此前,三亚“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抓手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医改新模式获国务院通报表扬,成为全省社会治理领域的制度创新案例。
“今年,三亚在前期医疗联合体建设的基础上,将探索实施‘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专科联盟+军民融合’医联体新模式。”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三亚将原有的5家医联体优化调整为2个紧密型医疗集团,整合全市4个行政区和育才生态区管委会的2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加入到城市医疗集团,同步推进妇儿健康专科联盟和中医创新专科联盟建设,不断优化完善军民融合医联体建设,在全市构建起以城市医疗集团和专科联盟为主体的网格化紧密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三亚经济圈医联体建设工作……
“该系统运行便捷,影像清晰,医生阅片速度快,完全达到既定要求。”作为三亚市两个紧密型医疗集团之一,近日,三亚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开通远程影像诊断系统。在安装调试现场,市人民医院放射科与分院-福海苑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放射科共同使用该系统成功完成了第一单“分院检查、总院诊断”的远程影像诊断业务。
接下来,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将争取远程影像诊断系统早日实现集团内部全覆盖,通过医疗信息化技术打通下属9家卫生院远程影像诊断的协同渠道,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医疗服务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医联共建惠民生。据悉,三亚正加快全市医联体建设和发展,构建与海南自贸港建设相适应、具有“三亚特点”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推动“三医”(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盘活现有医疗资源,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以实干实效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让群众健康更有“医”靠。
来源:三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