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官网—2025第四十五届上海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 上海展 北京展 深圳展
媒体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
行业新闻

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迎接新挑战

时间:2023/2/15 8:53:0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点击:

(文/李纾逸)冬去春来,万象更新。2023年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又面临着重要的战略转机。

从国际环境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入发展,现代制造、新一代信息、新材料、前沿生物等技术与医疗器械技术跨学科、跨领域交融发展提速,新型医疗器械产品不断涌现。因此构建面向全人群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新型医疗器械发展体系成为全球医疗科技创新热点,“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正面临快速调整变化。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本地化调整,发达国家争夺医疗器械竞争高地日趋激烈,我国医疗器械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面临的阻力和竞争压力明显加大。

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的医疗器械产业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与人民群众健康管理意识的日益增强,催生了大规模、多层次且快速升级的医疗器械需求。“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使得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快速提高,产业基础能力日益增强,加速了推进医疗器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然而,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产品推广应用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除了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和发展新型医疗科技,如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也是一道发展难题。针对“大卫生”“大健康”发展需求,我国亟需加快培育医疗供应链发展新模式、新业态,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促进医疗服务从院中诊疗向院前家庭健康管理、院间资源共享、院后康复的连续性服务方向延伸拓展,不断提升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医疗健康服务的能力。

哈尔滨京宸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营销总监李卓认为,新模式的发展离不开5G技术的应用。当前,相关医疗机构应当推动运用5G技术改造提升医疗卫生健康网络基础设施,搭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和医疗平台,拓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围绕智能疾控、急诊急救、远程重症监护、中医诊疗、医院管理、健康管理等重点方向,创新5G应用场景,开展智慧医疗健康器械和应用创新,培育可复制、可推广的5G智慧医疗健康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从而推进远程问诊、远程会诊等发展,推动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促进高端医疗资源下沉服务基层。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成明和称,要实现推进居家社区、医养康养一体化发展,需要拓展医疗健康器械服务链,推进居家社区级新型医疗器械的设计、研发、制造和后续服务协同发展。推进开源外接设备、医疗健康软件与基础医疗设施同步发展,探索在办公场所、公共场所、家庭等健康建筑内嵌入基础医疗设施器械,建立健全重点人群健康信息的自动感知、存储传输、智能计算、评估预警等全程管理体系,实现个人健康实时监测与评估、疾病预警、慢病筛查、主动干预。推动医疗机构、第三方诊断/检验中心、医养结合机构、居家社区等相协调的防、诊、治、康、护、养一体的医疗健康服务发展,开展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促进医养康养有机结合,推进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人口老龄化社会医疗健康服务保障能力。

针对提升紧急医学救援保障能力的问题,中国医疗器械工业公司总经理章伟提出,生物医学机构应大力开展传染病快速检测成套器械、大规模疫病防控应急器械及解决方案的研究,提升传染源识别、传染途径切断等水平,提高突发传染病的应急反应能力。推进公共卫生检验检测器械精准化、智能化、快速化、集成化、模块化、轻量化发展。推动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实验动物设施等特殊实验室关键防护器械研发。提升自然灾害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发展海陆空远程医学救援、极端天气紧急医学救援等器械。支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合理布局产能,“平急”结合,以此提升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等紧急医学救援供给能力。

2023年我国将进一步发挥医疗器械领域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及相关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的作用,聚焦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技术、关键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和关键零部件等协同攻关,提升行业关键技术和先进适用产品供给能力。引导跨领域合作,打造一批以企业为主体、需求为导向、市场化利益分享机制为纽带、产学研医协同,面向精准医疗、远程医疗、智慧医疗的新型创新平台,提升原创性器械开发能力和融合创新能力。

观众预登记 展商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