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上,GE医疗以“引领健康新时代”为主题,展示了近30款聚焦重疾早发现、诊疗一体化的精准医疗科技创新和数字医疗解决方案,其中中国首发、首展展品有10款。同时,与4.1H技术装备展区的GE中国“双展台”联动,GE医疗希望通过展示中国智慧和全球创新融合的技术实力,与行业伙伴携手合作,推动中国医疗行业在疾病诊疗一体化方面,提升精准医疗、重疾防治、普惠基层能力。
GE医疗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谈到:“创新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就医疗行业而言,医疗科技创新和患者关爱正在进入新时代,一个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拓展医疗关爱边界的新时代:设备和技术更智能、更便捷、更互联,带来精准医疗落地,诊疗一体化进程加速;医院运营、临床路径和应用都在全面数字化,医疗技术更加渗透到诊疗护理和服务全路径,在更多应用场景中发挥价值。”
医药健康在现场现场了解到,本届进博会上GE 医疗围绕“精准医疗创新”、“融合医疗创新”展示了一系列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涵盖高端影像设备的Revolution Power CT、15T磁共振科研解决方案,核医学领域的SPECT/CT - StarGuide,心脏核医学示踪剂产品“迈唯影”,复合手术室机器人Allia IGS 7,超声领域的掌上超声Vscan Air、Vivid 金标E95心脏超声,5G版Versana Premier华彩超声、BK超声可视化引导手术治疗方案等全系列推动诊疗一体化进程的设备技术,数智化软件应用中的磁共振重建技术AIR Recon DL和“智服务2.0”等。
GE医疗相关负责人向医药健康指出,GE医疗在本次进博会上首展的全新Revolution Power CT支持“双瞬切能谱成像”,通过扫描一次心跳,就能获得全面心脏影像信息的特性,面对急诊/卒中的检查需求,也能将传统20分钟的检查流程缩短至5分钟,大幅提升诊断效率;此外,FDA认证的深度学习磁共振重建技术AIR Recon DL,让磁共振影像技术可以更好应用于小病灶检出、临床罕见病核疑难杂症诊断,该技术通过超过440万大样本、高质量的基础数据深度学习、建模,实现在磁共振影像源头的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分离噪声,获得高质量的清晰图像。
SIGNA 15T磁共振科研解决方案着力于推动精准个性化医疗发展,包含超高场磁共振SIGNA 7.0T磁共振、极T代谢磁共振,研究领域涵盖从分子成像,代谢成像,到细微结构和功能成像。在国内,SIGNA 7.0T已经参与中国多家科研型医院的重大科研项目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都选择了SIGNA 7.0T作为核心科研设备。
而在便携医疗场景创新方面,GE医疗在进博会首展了能够放入口袋的双面探头掌上无线超声诊断设备Vscan Air,它可实现解剖结构和流体的超声成像和诊断,通过移动端App实现超声检查,便于医生为患者随时随地进行超声检查,可将专业的超声影像检查拓展到急救车、急诊、心内科等临床场景,更可在地震等灾害发生时的紧急医疗救治场景应用,打破以往临床应用场景的边界,让专业便携的超声设备可以应用在更多的场景中。
GE医疗展台 现场摄
医药健康在现场注意到,GE医疗在CT、超声、磁共振等领域展现出高端技术的提升与进步,而能放入口袋的双面探头掌上无线超声诊断设备等则体现出更加灵活化、便利化的趋势,如何平衡“轻”与“重”的问题?
张轶昊对医药健康指出,“只要是以患者为中心,能解决患者需求的,我们就可以去做。为提升高端科研发展,特别在推动产学研转化上,必须要配备‘重’的高端设备,这样才能更好推动从基础疾病的研究到临床的转化。另一方面,从患者角度出发,例如救护车内、在基层市场需要使用超声设备,如何能将技术设备更好普及,于是我们推动了‘轻’设备的研发布局。在数字化方面,我们思考如何定义数字化医疗的标准,就是看能否为医生、患者带来实际益处,能否真正帮助基层医疗,能否推动分级诊疗的提升。此外,在突发疫情期间,深度天眼CT将人工智能和自动定位系统置于CT上,在医生不接触病人的情况下,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定位、扫描、诊断,降低了医患防止交叉感染。所以,无论是科研转化方面的重,还是灵活方便的轻,亦或者是数字赋能,真正的核心都是以患者为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1月,GE宣布拆分计划,分别聚焦航空、医疗、能源三大业务。关于未来的拆分计划以及拆分后GE医疗的发展规划,对于医药健康的提问,张轶昊谈到,“我们计划于明年年初独立出来,成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GE医疗。目前我们也在做大量准备工作,目前进展顺利。”
张轶昊对医药健康谈到,独立后,GE医疗将更好聚焦医疗行业,更好的服务客户,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医疗产业,推动在精准医疗领域的创新,聚焦改善患者预后和疾病诊疗水平,应对患者和临床面临的严峻挑战。GE医疗中国也将更有信心长期投入到业务发展上,将更多资源投入中国市场的建设,服务中国患者。“未来,我们会提供更精准、更互联、更加数字化的解决方案,以患者为中心,探索更多医疗可能性和可及性,不断拓展医疗关爱边界,推动诊疗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