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近年来,疫情的爆发暴露了全球各国在重大疫情防控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国内疫情逐步控制之后,我国各地开始逐渐重视医疗补短板和新基建。同时,疫情下的物流货运、疫情防控等推动了国产医疗设备的市场扩容,为相关企业带来难得的发展窗口期。
相比于国外医疗设备,国产医疗设备在供给端具有自主可控性较强、性价比高等优势。而在需求端,院方采购医疗设备时,需综合考量设备产品的价格水平、医院定位对应的设备标准、相关政策条款对于采购品类的规定、患者需求、院方资金情况等。
在国家贴息贷款等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资金短缺问题已有所缓解,但设备先进性、能否满足患者及医生使用需求等依然是影响国产医疗设备市场渗透率的主要因素。因此,国产医疗设备若想与国际巨头产品比肩竞争,打破技术壁垒甚至实现部分超越是必由之路。
那么,医疗设备行业以技术创新推动国产替代真的可行吗?德邦证券的调研结果显示,影像设备、内窥镜是财政贴息贷款政策落地后,院方的主要的意向需求。目前,国产企业在这两个领域内也已取得出色的成果,如CT和MR领域的联影医疗,超声领域的迈瑞医疗以及软镜领域的开立医疗和澳华医疗等,有望充分享受医疗新基建带来的增量市场。
“技术优势+自主可控”成为影像业界标杆
医学影像属于为数不多的高垄断高集中度细分子行业,根据西门子2018年公布数据,GE、飞利浦、西门子三家份额全球占比68%以上。2021年,上述三家企业在全球影像市场依然位列前三,其收入体量远超国内企业。
我国医疗设备发展晚于海外,迄今发展仅约50年,企业规模、体量、市场认知度有待提升,另一方面,全球关键核心技术及部件大多集中在GE、飞利浦、西门子及少数第三方厂商手中,这也使得我国医疗设备国产化程度较低。
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1年国内高端医疗设备行业,如软镜、硬镜、CT、MRI、超声、呼吸机和麻醉机等领域国产化率仍然较低,如软镜国产化率仅为5%,国产替代拥有较为广阔的空间。
不同种类医疗设备国产化率水平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联影医疗招股说明书,微创机器人招股说明书,华安证券研究所
尽管我国医疗影像设备行业还处于攻坚阶段,但以联影医疗、迈瑞医疗、东软医疗、明峰医疗为代表的企业,加快速度攻克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已经逐渐摆脱了技术、渠道、供应链等因素的制约,逐步实现与进口品牌比肩并跑。
例如,联影医疗成功研发出中国首台3.0T高场磁共振并实现整机制造与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使得中国成为继美、德之后,第三个实现高场磁共振全部核心部件自主研发的国家。自主可控方面,联影医疗目前在MR全产品线,CT探测器等实现完全自研自产。
迈瑞医疗从1996年开始进入超声领域,迄今已有逾20年的发展历史,掌握丰富的关键技术,核心竞争力强,是国内超声诊断龙头企业。2021年,迈瑞医疗超声业务首次超越进口品牌成为国内第二。据三季报显示,迈瑞今年还凭借全新高端超声R系列和全新中高端超声I系列产品实现了海内外高端客户群的突破。
东软医疗先后创造多项中国第一,包括中国首台全身CT、首台16/64/128/256/512层CT、首台超导MRI以及无轨悬吊双中心七轴血管机等。2021年,东软医疗中国市场的CT销售量位居国产品牌第二名,CT对外出口量位居国产品牌第一名。
明峰医疗则在CT设备核心零部件及材料上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其生产的神光探测器应用Superlight材料具有高密度、高光输出、短余辉及环境友好等优势。2021年CT国内市场销量及对外出口量均位列第三名。
内窥镜市场破局法门:差异化创新
内镜具备诊断+治疗的双重属性,起到了医生手和眼延伸的功能,临床操控与体验至关重要,因此在临床端替代的品牌壁垒相比其他医疗设备要更高。
全球来看,内窥镜的市场格局呈现出高集中度的特点。软镜领域,奥林巴斯、宾得医疗、富士胶片占据超90%的市场份额。硬镜领域,世界排名前三的企业市场份额也达到了64%。主要原因是老牌企业先发优势明显,产业链优势、人才优势和品牌护城河是当前集中进口垄断格局主因。
与国外对比,国内的镜体普遍还处于初步满足部分临床功能的阶段,无论从技术精细化、科室的覆盖度还是从镜体的丰富程度来看,国产厂商发力均较晚,不能只靠技术硬指标去竞争,更应以比较优势及差异化创新与老牌厂商同台较量。
硬镜方面,在当前硬镜同质化趋势下,部分国内的硬镜厂商包括海泰新光、澳华内镜、澳华内镜、迈瑞医疗等,在4K、3D、放大、荧光、染色等技术融合方面表现更为积极和超前,以创新解决方案更好解决医生在日常手术中的痛点,通过对技术需求的更早响应实现对进口份额的替代。
例如给史赛克全球独家供应荧光镜体及光源模组的海泰新光,以底层技术引领史赛克内镜前沿需求落地,步步抢占先机,深度绑定,独家供应荧光内窥镜、光源模组及适配器/适配镜头。其荧光镜体大大领先国内外主流竞品,畸变数值小,图像真实程度高,产品在内窥镜主要性能指标方面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澳华内镜采用CBI Plus®分光染色技术的AQ-200内窥镜可通过精确的同步控制机构,实现白光与分光染色图像同时成像与显示,使医生在常规白光观察时也不会错过细小的早期病变。
澳华内镜,推出的VIST(光电复合染色成像技术)+SFI(聚谱成像技术)多模式染色技术强调浅层黏膜结构的同时,保证照明亮度和提升浅层微血管与中层血管颜色对比度,病变边界更清晰,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
迈瑞医疗在HyPixel U1的基础上进行了细节的优化处理,在不改变手术操作习惯的前提下,实现实时荧光叠加,术中标记及导航。同时,由于微创外科涉及医生习惯,医生需要经历换械周期,学习曲线长,迈瑞医疗还针对此问题通过培训学院加快推进培育医生使用习惯。
整体而言,持动态的思路看,当前内镜处于多技术融合与创新变革中,新技术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如能凭借自主研发与创新追赶,国产内镜有望在国产替代的发展趋势下占领更多国内市场份额甚至做到产品出海,实现弯道超越。
上一篇:心泰医疗今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下一篇:7家医疗器械创新企业入孵加速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