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现有的电磁导航系统大多与DSA(数字剪影血管造影技术)、CT等医学影像结合,各有局限。DSA无法清晰展示血管腔外的情形、血管与周围器官的相对位置等;CT则是静态显像,无法实现手术全程的实时可视化。这导致医生在操作介入手术过程中,一定时间内可能处于“盲穿”“半盲穿”的手术状态。而“超声用电磁定位穿刺引导设备”可有效改善这一临床场景。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官网显示,“超声用电磁定位穿刺引导设备”获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适用于实质脏器、血管、神经穿刺介入手术中对穿刺器械进行导航。据介绍,该设备实现了手术全程的实时可视——穿刺部位状态、拟穿刺路径与穿刺针尖位置均可全程实时显示,临床导航精度达1.5mm。临床试验报告显示,使用该设备的一次进针穿刺成功率达98.86%,降低了高难度穿刺手术的学习难度和学习周期,如提升TIPS(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等四级手术的普及率。同时,该系统也避免了使用射线导航给医生和患者带来的辐射损伤。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类似设备的电磁定位核心部件大多直接进口。而“超声用电磁定位穿刺引导设备”为我国自主研发。研发团队历经10年,通过突破电磁定位技术,研发出系统算法可持续迭代的电磁导航系统,实现电磁导航和超声影像的融合。
据了解,该设备由北京迈迪斯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迪斯医疗”)研发。迈迪斯医疗由百洋医药大股东、产业投资人百洋医药集团投资孵化。2023年11月16日,百洋医药又与迈迪斯医疗签订了商业化合作协议,助力“超声用电磁定位穿刺引导设备”及相关产品快速进入临床市场,造福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