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首页-2025第四十六届北京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 官网! 上海展 北京展 深圳展
媒体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
行业新闻

北京医疗器械展24个省份医疗检查结果互认超百项

时间:2024/11/29 12:59:4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点击:

来源:北京青年报

近期,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首诊和转诊服务 提升医疗服务持续性的通知》,以进一步方便群众、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昨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两份文件相关内容并答记者问。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有24个省份互认的检查检验项目超过100项,京津冀鲁四个省份已经有1100余家医疗机构纳入了跨区域互认的范围,互认项目已经有60个。

京津冀鲁千余家医疗机构纳入跨区域互认

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这方面工作开展情况如何?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在不影响医疗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不同医疗机构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有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有利于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据介绍,全国很多省份出台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工作措施和政策。截至目前,全国有24个省份互认的项目超过100项,其中,北京、江苏、浙江分别达到了481项、478项和443项。在这个过程中,各地积极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建设,还有一些省份在积极探索区域内跨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焦雅辉举例,京津冀鲁四个省份有1100余家医疗机构纳入了跨区域互认的范围,互认项目60个;川渝两地935家医院纳入互认范围,互认项目161个。

六种情况可不互认进行重新检查

医院之间检查结果互认的原则是什么?是否存在不能互认的情况?对此,焦雅辉解释,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检查检验结果会因为患者正常的生理代谢、病情发展而发生变化。比如,人体血液当中的血小板代谢周期是8天至12天,超过这个正常的生理代谢周期,可能就要重新进行检查。此外,检查检验的设备、试剂参数是有差异的,例如不同排数的CT分辨率、成像效果不同,如果分辨率不够,有很小的结节或者病灶不一定发现得了,仪器设备本身的因素也会影响到检查的结果能不能够互认。

“因此,我们确定了‘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营造适宜制度环境为重点,以区域信息平台建设为依托,以便利患者为导向,以满足诊疗需求为根本,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的互认原则。要客观地看待,尊重疾病诊疗的客观规律,尤其要尊重医生的临床决策权。”

焦雅辉表示,国家卫健委明确了接诊医师根据诊疗的需要,可以进行重新检查的六种情形:一是因为病情变化,相关的检查检验结果与患者临床表现、疾病诊断不符,难以满足临床诊疗需求的;二是相关检查检验结果在疾病发展演变过程中变化比较快的;三是相关检查检验项目对于疾病诊疗意义重大的,比如手术、输血这些重大的措施采取之前需要做的;四是患者处于急诊急救的情况下,以抢救生命为第一要务,需要尽快根据检查检验结果,采取相关处置治疗措施;五是涉及司法、伤残、病退等鉴定的;六是其他需要重复检查的情形。

医生根据患者诊疗需要来判断是否需要转诊

在推动分级诊疗方面,焦雅辉介绍,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格局,目的就是让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更加公平可及,给百姓提供系统连续的诊疗服务。围绕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过程中,在不同科室之间、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不同城市之间转诊的需求,尤其是瞄准了其中一些难点和痛点的问题,作出了相关制度安排。

首先,在医疗机构内,强调要落实医师首诊负责制,在医疗机构成立转诊中心,由转诊中心统一负责管理患者的转诊服务,按照转诊服务规则,为有转诊需要的患者提供转诊服务。“转诊需要不是患者自己判断,而是由医生根据患者的诊疗需要来判断,提供机构内的不同科室之间或者是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转诊服务。”

其次,在医联体内上级医疗机构和下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服务中,由上级医疗机构确定在医联体内转诊的标准、流程和疾病诊疗目录,由下往上转或由上往下转,提供双向转诊服务。

在区域内,包括省域内和市域内,由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按照分级诊疗原则,制定不同的地市之间、不同的医联体之间、医联体内,也包括城乡之间,比如县级医院与城市医院之间的转诊服务规则、流程和标准规范。

相关

北京300项影像检查结果互认

今年4月,北京市卫健委发布了《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实施方案》,目前相关工作已有了实质性进展。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昂介绍,在北京市范围内,对181项检验结果项目和300项影像检查结果项目,在质量评价合格的基础上实现医疗机构间互认,互认的项目包括常见的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胸部X光、CT等常规项目,覆盖了百姓就诊时常规检查的70%-80%。

李昂表示,目前北京已有60个检验项目在京津冀鲁四个区域的1118家医疗机构互认。在影像检查方面,有30个项目在京津冀503家医疗机构之间实现共享,方便了区域内有就医需求的百姓减少重复检查,优化就医流程,提高就医效率。

医疗质量是互认工作的重中之重,北京正持续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着力推进检验检查同质化程度的提升,积极发挥医学检验质控中心和影像质控中心的作用,建立覆盖市区两级的质控网络,制定下发了一系列质控标准和方案,通过线上监测分析和线下检查指导等多种方式加强质控管理。社会公众可以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官网便民服务栏目和“京通”小程序健康服务模块中,查询医疗机构的质控结果,方便老百姓在有需求时合理选择相应的医疗机构就诊。

此外,北京正利用“三医”合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线上互认。2024年,北京市将检查检验结果线上调阅互认工作纳入市政府重点研究调度的医疗、医保、医药“三医”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场景。李昂透露,到2024年年底,全市将完成140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线上实现共享调阅互认。今后,将逐步联通至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内的全市更多医疗机构,助力分级诊疗、上下联动。

本组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

观众预登记 展商预定